首页 » 技术讨论 » 信息化系统经典的三层架构

信息化系统经典的三层架构

afeng135 2024-09-20 技术讨论 1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基于网络的数据处理日益成为信息化的中心环节,数据库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可拓展性成为数据处理技术的焦点。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充和新功能的不断增加,基于传统的二层数据处理结构中系统拓展性、维护成本、数据安全性和应用间通信功能障碍等原生性问题的存在,已不能适应目前的需要,目前的信息化系统建议采用基于三层体系结构建设。

三层体系结构包括数据层(Data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和表现层(Presentation Layer)。其中,表现层也称作用户层,主要指用户界面,它要求尽可能地简单,使最终用户不需要进行任何培训就能方便地访问信息;业务逻辑层对应应用服务器,所有的应用系统、应用逻辑、控制都在这一层,系统的复杂性也主要体现在业务逻辑层,该层根据需要也可以分为多层,所以三层体系结构也称为多层体系结构;最后的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数据逻辑,所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完整性控制、数据的一致性、并发操作等都是在第三层完成。三层结构在传统的二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业务逻辑层,将业务逻辑单独进行处理,从而使得用户界面与应用逻辑位于不同的平台上,两者之间的通信协议由系统自行定义。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业务逻辑被所有用户共享。

多层应用结构在各层次上的组件能单独更新、替换或增加、拆除。因此,系统维护更方便,代价相对低得多。而且,因各组件互相独立,更换组件就好比更换组合音响的一个部件,对系统其他部分并无影响,所以更新维护更加安全可靠。

通过将业务逻辑集中到中间层,系统获得了对业务逻辑的独立性,即当用户的需求改变时,构建平台可以迅速地在中间层(应用服务器)上更新业务逻辑,而无需将更新后的应用提交到众多的PC终端系统上去,即客户端无需任何改动。

同时,多层体系结构将数据与程序、数据控制与应用逻辑分层独立管理,能更严格地控制信息访问;信息传递中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可进一步降低信息失密的风险。应用服务器内建安全控制数据库,实现应用服务器与数据服务器的双重权限控制,对权限的划分更准确、灵活、严格。新系统在信息访问、传递和存储三个环节上均有严格的安全措施。

三层体系结构技术框架如下所示:

三层技术架构图

逻辑架构图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s://nilaka.com/post/7675.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