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教程 » 禁野令下的特种养殖产业该何去何从

禁野令下的特种养殖产业该何去何从

afeng135 2024-07-08 技术教程 3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全国人大下发《关于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以来,各省开始加快立法,加强执法力度。近日,《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征求意见,拟禁止食用一切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殖、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作为中国最大的特种动物消费市场,广东此举无疑增加了特种动物养户的担忧。

我国特种养殖业规模较大,从业人员1000多万,产值上千亿元。其中许多是多年甚至几十年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户或贫困户。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促进野生动物保护,我们需要考虑到哪种人工繁育种类可以用于食品或非食品?如果必须禁止人工繁育养殖,如何减少对这些特种养户的影响?如何引导转型?

在养和不养之间做出艰难抉择

近年来,在媒体宣传、地方政府鼓励、国家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特种养殖产业有了相当规模。

据统计,我国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约100种,用于提供食品、毛皮、医药原料和科研物资。据相关报道,中国工程院2017年发布《中国野生动物繁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畜牧业从业人员约1409万人,创造产值约5206亿元。其中,食用动物行业从业人员约626.34万人,实现产值1250.54亿元,爬行动物养殖从业人员501.13万人,年产值643.22亿元。两栖养殖从业人员101.7万人,年产值506.48亿元。养禽从业人员14.73万人,年产值76.56亿元。动物养殖从业人员87700人,年产值24.28亿元。

根据《决定》和全国人大发布的其他法律、法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和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目录中的物种,以及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水生新品种,两者人工饲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不属于禁止食用的范围。目前,可以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品种已经确定,但可以人工养殖的各种陆地野生动物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尚未公布。

目前,大规模繁殖的品种包括鹧鸪、火鸡、蛇和老鼠等特。据悉,我国每年出栏的特种家禽总量超过10亿只,全国约有500万特种家禽养殖户。其中,肉鸽数量最多有7.6亿多只,其余过亿品种有鹌鹑、绿头鸭、鹧鸪等。

在广西,蛇和竹鼠的养殖非常重要。广西灵山县是“中国养蛇之乡”,是中国养蛇规模和数量最大的县,有近30年的人工养蛇历史。据有关报道,2017年,灵山县蛇农约1300人,年销售蛇类180万条,销售收入4.5亿元。2019年,养蛇业成为10亿元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登记在册的合法养蛇人多达15万。在广西,蛇养殖业作为扶贫项目得到了重点扶持。崇左、梧州、百色、钦州等城市有大量养蛇户。

据报道,中国大约有2500万只竹鼠,其中,广西是我国主要的竹鼠繁育区。广西畜牧业研究所资深畜牧科学家刘克俊介绍,仅广西就有约10万农户在家饲养竹鼠,竹鼠存栏量约1800万只,占全国竹鼠存栏量的70%,保守估计年产值超过28亿元。

相比之下,豪猪的繁殖规模相对较小。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2019年豪猪存栏总量约6万只,年繁殖量约10万只。

目前,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的繁育正处于两难境地。春节前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已经一个多月了,许多特殊品种已经达到预定的销售期或繁殖期。一方面,不确定的前景和每天需要吃料的动物继续喂养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另一方面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探索和坚持弄出来的养殖场。特种养殖业者该何去何从?

尽管竹鼠、蛇、豪猪、青蛙等特种养殖的前景尚不明朗,但养护还是有一点期待,因为不能放弃对农场的巨额投资,以及至少几年的精力和心血的投资。

目前,特养户最想确定的是还能不能养,希望无论是禁止还是可以继续养,有关部门都能尽快给出确切的答复。

原有场地转型怎么样?资金和技术都是问题。养户认为,无论是农业种植还是养殖都需要资金和技术,一般要三五年的时间才有点起色,如果被取缔,将损失惨重,此外,其它技术的探索还需要很长时间。

原址改造也是难点。特殊的繁殖地往往因地制宜,难以选择其他物种进行繁殖,因此难以改造。但养户还是表达了对相关部门判断的信心,支持国家政策,希望政府部门能提供相应的补贴以及技术和资金支持。政府需要及时制定对策,应对因禁养产生的高返贫率

如此庞大的产业影响了许多养殖从业者的生活。如果一定要禁止,特殊农民该如何改造?相关问题需要提前解决。

禁养的范围是什么?由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工饲养证洗白野生动物的现象,不少外界专家认为,应全面取缔野生动物商业化人工饲养。中国人与生物圈全国委员会委员周海翔说,虽然有些物种具有成熟的人工繁殖技术,但成本较高,在野外更容易获得,成本较低,许多养户仍热衷于野外狩猎,对于这类物种,市场无法区分驯化和狩猎,只能全面禁止商业利用,才能切断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中存在的混乱局面。在周海翔看来,一旦商业用途开放,就没有了度。目前,“一刀切”是必要的。

业内人士则认为,这可视为驯化效用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博弈。猪、鸡、牛和羊在很久以前都是野生动物或携带病原体,但它们的经济表现和需求都很强劲,人类及时投入人力、物力开发药物疫苗,制定育种规范、屠宰规范进行流通和销售,最终使这些动物成为畜禽。此外,如果对整个农场和栏内的每一只动物都进行检测并颁发安全证书,也许这些养殖户还有缓冲过程,损失不至于太大。

因为很多地方把特种养殖作为重点扶贫项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利庠就说,如果一刀切,可能会使返贫率升高。

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王新卫也提出了建议,首先,国家禁养的范围可以灵活,比如确定特养区域,养户必须受到严格监管,动物必须严格检疫,疾病防控必须规范,必须尽可能进行净化。其次,对于特养户,产品必须定点屠宰,严格检疫,保证提供优质产品。最后,要转变观念,养禽畜,或者发展其他适合本地发展的技术,如果考虑到长期的发展,类似种类的动物可以作为家畜养殖。

如果无法避免要禁养,国家应根据情况给予补贴,引导养户寻找新的致富路,还可以培训和鼓励农民找其他工作。但无论如何,要严厉打击产业链上的野生动物偷猎行为,保证人和动物的和谐共存!

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怎么看?会对行业有何影响?欢迎留言区讨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s://nilaka.com/post/2519.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