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教程 »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afeng135 2024-07-06 技术教程 2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原标题: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整体上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文件对于育种和养殖产业都有超预期的表述,本文作简要分析。

一、加强育种建设,加大重点项目投入力度

育种方面,文件指出,要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在此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中,也提及了鼓励原始创新,支持高水平研究,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成果转化等。可以说,国家高层对于生物育种给予了极高重视。考虑到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也将种子作为重点任务提出,提出“打赢种业翻身仗”,我们认为种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政策红利。

历年以来我国对于育种行业的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中原证券,农业农村部)

回顾我国种业发展历史, 2016年以前,我国种子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以3%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缓慢增长。2016

以后,我国主粮种子库存过剩,国家提出了以“调面积、减价格和减库存”为主的供给侧改革。近些年来,我国种子市场整体规模停滞在 1200 亿元左右,亟待突破。2018

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为 1174 亿元,其中 7 种重要农作物种子(玉米、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棉花、油菜)市值合计为 836.85 亿元;2019

年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迎来拐点,结束 2017、 2018 年的下滑,同比增长回正。2020

年,我国种子行业在玉米种子需求扩大的带动下,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增长。在近期国家对于转基因育种以及积极的种业政策扶持下,我们预计,国家将加速作物批文发放,提振本土种品规模。

我国目前种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原证券,艾媒咨询)

放眼海外,21世纪以来,全球种子市场规模从2005 年的197.52 亿美元增长到2018 年的597.1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8%,主要成长空间来源于蔬菜种子的快速增长。其中,美国长期占据全球第一大种子市场的位置,占比达到35%以上,我国仍处于追赶地位。考虑到当前G2格局已经形成,种业安全涉及国家根基,高层发力扶持种业势在必行。

当前全球种业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中原证券,前瞻产业研究院)

二、重视禽畜产业链安全,首提畜禽遗传改良

养殖方面,文件提及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而且还首次提及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我国生猪消费量及生产量在全球均位列第一。猪肉需求在我国较为刚性,国人的饮食消费习惯青睐猪肉,在我国肉类生产结构中,猪肉占比保持在

62%左右,位列动物性蛋白消费品种之首。受非瘟影响,当前我国猪肉供给尚较紧张,推进科学养殖,畜禽种改良工作刻不容缓。

我国肉类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国信证券)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但正在逐步呈现出头部花趋势。据中国畜牧业年鉴统计,2007 年-2018 年我国年出栏在 100

头以下的散养户数量缩减了约一半,预计未来散养户仍将加速退出行业。相较美国头部猪企15%的市占率,2020 年我国生猪养殖企业 CR10 仅

12%,其中,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实现出栏 1811.5 万头,市占率仅 3%左右,提升空间仍然非常巨大,具备一定潜力。

我国与美国生猪养殖市占率比较

(数据来源:信达证券)

三、结论及相关标的

综上所述,通过今年发布的一号文件,我们观察到国家在粮食安全以及禽畜育种方面的态度。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在养殖以及种植业将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更多的补贴和倾斜政策,产业链景气度及盈利能力均迎来改善。

相关标的:

生物育种及种植:苏垦农发登海种业农发种业荃银高科万向德农隆平高科大北农

养殖业: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龙大肉食

风险提示:产业链景气度不及预期;政策不确定性

越声理财投研部

2021.02.21

免责声明:文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司对信息准确性和完整不作任何保证。文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我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报告版权归越声理财所有。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

(作者:越声观察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s://nilaka.com/post/1718.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