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发布视频合集 助力投资者掌握市场动态乾隆微服私访吃西瓜,与瓜农相谈甚欢,临走时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光大期货发布热点追踪视频合集,聚焦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焦点。...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人行国际司课题组
日前,《中国金融》杂志刊载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青年课题组文章,就当前全球经济几大热点问题展开分析。
文章认为,疫情仍然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显著下行风险。前期由于政策空间有限、疫苗接种不足等因素,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经济复苏力度本就不如发达经济体。2021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与发达经济体分化进一步加剧,且各国间的分化可能长期化。
对于全球通胀问题,文章认为,由于供应链冲击、劳动力供给等影响因素何时会消退具有不确定性,现在难以判断通胀将在多长时间内保持高位。若通胀长时间高企,将导致通胀预期“脱锚”的风险显著上升。央行需对此密切关注,并在必要时果断采取行动。
不过,文章强调,当前的通胀飙升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存在本质区别,二者不宜混为一谈。目前,全球经济增速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潜在水平,经济复苏仍有很大的空间,这意味着供给最终大概率将上升以满足需求。
文章还关注到疫情引起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治理理念的变化,详细阐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职能定位差异和相互影响,并描绘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过程中形成的四种关系:财政主导、货币主导、财政和货币各行其是、财政和货币相互配合。
基于此,针对一些认为“央行应通过购买私人部门的债券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绿色转型,甚至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的观点。文章澄清道:“这类做法将导致央行独立性和信誉的损失,提升财政主导的风险。”
文章强调,为避免央行过度承担其不应有的职责,央行要能独立地对其资产购买行为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并对购买、出售资产的类别和时机作出独立的决策。
在接下来的刺激政策退出阶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将更加重要。由于疫情的反复和经济复苏放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需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两者如何协调以确保经济总体平稳,将是下一阶段的重要课题。
此外,针对全球能源紧缺与绿色转型风险的问题,文章分析认为,绿色转型短期内将对宏观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冲击,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巨大挑战,各国需合理把握转型的节奏。
以下为原文文 | 人行国际司课题组
2021年以来,疫情反复暴发等因素引发全球供应链不畅、能源价格高企等问题,并引起了各界对全球经济复苏开始放缓、通胀是否为暂时性现象、是否存在滞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经济治理理念调整和绿色转型风险等一系列问题的热议。
全球经济复苏整体放缓、各国经济分化加剧
相较于前期经济的有力反弹,2021年年中以来全球整体复苏已经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2021年7月的6.5%下调至5.9%。
疫情在全球各地反复暴发使经济启启停停。全球供应链单个环节中断产生全局影响,个别港口封锁引起连锁性航运拥堵,严重干扰了生产,引发供给不足。同时,能源供给不足、价格飙升扰乱生产等因素叠加,造成了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放缓。
总体来看,疫情仍然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显著下行风险。新变种病毒可能持续影响经济复苏,导致供给瓶颈迟迟无法解决,供需错配长期化,引起全球经济更严重的扭曲。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先扬后抑。
在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的支持下,截至2021年年初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整体较为有力。2021年第二季度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