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教程 » 广西养蛇人:最常见和最怕的都是蛇咬伤

广西养蛇人:最常见和最怕的都是蛇咬伤

afeng135 2024-07-03 技术教程 36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吃蛇肉的传统,例如在广东、香港一带,蛇肉就有多种吃法。而虽然“吃蛇”最著名的是在广东,但我国养蛇最著名的地方却是广西。

广西地处山区,自古就以蛇闻名,不仅毒蛇数量多,品种之丰富也堪称全国之最,可能正是因为广西人常年与毒蛇“打交道”,这里有不少人以养蛇为业,并借此发家致富。

不过,养蛇是也是一个也是危险的行业,一旦被毒蛇咬伤,很可能会危及性命,但在这个行业中,被毒蛇咬伤也是最常见的。

广西繁荣的养蛇行业

虽然许多人对于蛇的印象都“不太好”,一提到蛇想到的多半是蛇蝎心肠、佛口蛇心、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负面的词汇,不过在广西人眼中,蛇全身都是宝。

广西蛇类研究会会长李其斌表示,蛇类富含8种人类必须的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蛇肉还富含优质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而且,蛇的全身均可入药,蛇油、蛇血、蛇胆等都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强身健体、舒筋活血清热解暑等功效,有着较高的保健价值。

另外,蛇皮虽然很少入药,但可以用于制琴、制作背包、钱包、皮带等日用品,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而广西的地理环境恰好十分适宜蛇类生存,在过去,这造就了广西捕蛇、吃蛇的传统,到了现在,这造就了广西庞大的养蛇产业。

《南国早报》的一份数据显示,广西成品蛇类存栏量近2000万条,占到了全国总量的70%,和整个广西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存栏总量的近一半。

2019年,仅仅在广西省灵山县中养殖眼镜蛇、滑鼠蛇的数量就有420万条,总产值达到11亿元,总收入达到5.93亿元,带动了许多养殖户脱贫致富,韦宁香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2006年,韦宁香放弃了自己从事了十几年的兽医行业,开始接触捕蛇、养蛇的行当。

韦宁香说,当地人捕蛇只需要一个麻袋、一支捉蛇棍,他们会根据经验,在温度、湿度都比较适宜的角落里寻找蛇的踪迹,在发现蛇之后,千万不能惊动它,要慢慢蹲下来,看准时机,用捉蛇棍“快狠准”地套住蛇的七寸,另一只手顺势将蛇尾提起,就能顺利捉到一条蛇了。

最初,许多广西人都是依靠捉蛇、卖蛇的本领赚钱养家的,但对蛇类的滥捕滥杀很快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南国早报》报道称,广西许多地方一度难觅野蛇的踪迹,而老鼠却越来越多。

很快,广西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山中的野生蛇类越来越少,有时候进山一天也未必能遇到蛇,而且靠手捉蛇的效率低、挣钱少,于是他们开始从捕蛇、卖蛇转为进行规模化的蛇养殖。

因为野生蛇类的减少,蛇的价格也日益攀升,这更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广西蛇类养殖的规模就这样越来越大。

韦宁香就是靠一手捉蛇的本事,先积累起了自己养殖场的“第一桶蛇”,随后转型进行规模化的蛇养殖的。

在经过了4年的奋斗之后,韦宁香的蛇场开始盈利,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他的蛇场占地12亩,有600个蛇仓和高达3.6万条蛇,年产值已经达到了500多万元。

靠着蛇场,韦宁香开办公司、买房买车,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不过,虽然蛇给许多养殖户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但其中的危险与艰辛也只有他们自己了解:养蛇人似乎随时都在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工作。

被蛇咬伤之后的无奈

根据韦宁香的介绍,养蛇人最怕的是被蛇咬,因为蛇毒发作起来很快,他们之间流传着“黄金三分钟,自己救自己”的说法,足以看出蛇毒的风险。

但被蛇咬伤也是他们经常会面临的风险,韦宁香自己就曾被蛇咬过多次,还曾在翻蛇时被眼镜蛇咬过。

因为从日常养殖、打扫蛇仓,到装袋分拣、搬仓运输等各个关节中都可能会被蛇咬伤,尽管他们日常接触蛇时都会戴着厚厚的橡皮手套,但在一些操作过程中,他们也必须“赤手”上阵,此刻是养殖户最有可能被咬伤的时刻。

数据显示,在广西扶绥县从事养蛇相关工作的6万多人中,几乎所有人都有被蛇咬伤的经历。

全国粗略估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被蛇咬伤的病例高达上百万,其中被毒蛇咬伤的也有数十万人。

专家介绍称,在被蛇咬伤后,最重要的是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并且尽快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可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就算养殖户经常被蛇咬伤、蛇毒如此危险,但广西当地针对蛇咬伤的急救机构却非常少。

以扶绥县为例,扶绥县当地就没有专门救治蛇咬伤的机构,如果当地养殖户被蛇咬伤,多半在当地经过简单处理后,就要送往南宁救治,而扶绥县到南宁有70公里的距离,路上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时间,这很可能会耽误患者的病情。

医生介绍称,如果患者被蛇咬伤后,超过1小时才被送到急救中心,那多半会因为蛇毒扩散而造成呼吸困难、意识衰微,给抢救造成巨大的困难。

这位医生对记者表示,他曾接诊过一位被眼镜王蛇咬伤的患者,他被送来时已经被咬伤超过半小时,患者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幸运的是,他还能辨认自己被什么蛇咬伤、医院也有齐全的蛇毒血清和抢救设备,才保住了这位伤者的性命。

可还有许多患者在被毒蛇咬伤后,由于救治不及时、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或者患者已经休克、无法辨认是被哪种蛇咬伤,造成医生抢救困难、患者不幸身亡。

另外,因为蛇场多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许多养殖户在被蛇咬伤后,无法及时前往医院救治,他们往往会依赖“土方法”或者“秘方”救治,这些秘方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不完善的医疗救助设施大大增加了养殖户所承担的风险。

被蛇咬伤的危险还不止于此,有专家表示,养殖户对于毒蛇都有很高的警惕性,在被毒蛇咬伤后也会尽快前去医院,但他们对于无毒蛇的警惕心就很低了,因为他们多半认为被无毒蛇咬伤没有危险,被咬伤后也不太会前往医院。

可实际上,被蛇咬伤之后,患者很可能因此患上破伤风,这种疾病的重症患者可能产生窒息、肺部感染乃至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数据显示,重症破伤风患者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而即使在我国救治经验最丰富的医院中,及时就诊的病人病死率也高达10%。

因此,广西蛇养殖户不仅仅由于蛇毒死亡的风险很高,患上破伤风的概率也不低,当地也有许多养殖户由于被蛇咬伤而出现了致贫、返贫的情况。

李其斌表示,他曾亲眼见过一个养殖户被毒蛇咬伤后,因为没能及时救治而身亡,最后妻子改嫁、孩子易户,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这也让养蛇这个原本应当发家致富的行当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即使养蛇这个行当十分危险,但韦宁香等养殖户还是依靠着蛇挣钱养家,只是在2020年的史上最严“禁野令”之下,养殖户们又陷入了迷茫。

“禁野令”下的转型

广西蛇类养殖行业十分繁荣,而且正日益走向更加正规的方向,2018年,广西还启动了养蛇专业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让蛇类养殖行业的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

但2020年2月事情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国家颁布了被称之为史上最严格“禁野令”的法令,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广西蛇类养殖产业受到了极大地打击。

当时,有一些养殖户在国家农村农业部的网站上留言,希望能够保留特种养蛇行目,让蛇类养殖行业能够继续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

广西当地各级政府、人大代表也在为蛇类养殖奔走努力,可在5月29日国家公布的相关目录中,明确的33种家养畜禽种,仍然不包括蛇类、竹鼠等。

国家如此做法,当然有着自己的考量,例如国家指出,一些在养的野生动物人工饲养时间不长,还有一些需要从野外采集种源,难以区分“野生”和“人工饲养”,还有一些公共卫生风险不清等等。

蛇类未能进入相关家养畜禽种目录,这意味着养殖户将不能再养蛇用于食用,广西的广大养殖户似乎不得不放弃养殖,谋求其他生路。

不过,广西各级政府还是为养殖户谋求到了新的生路,因为禁止食用不等于禁止养殖,很快,广西政府就联系全区企业,进行了蛇类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0年5月,广西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了3个集养殖、饲料加工、生物制药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蛇产业园。

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广西养蛇人从养蛇用于食用,向用于民族医药、美容保健、日用化工等行业进行转型,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养蛇户参与产业升级和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降低当地人民失业返贫的风险。

这样一来,韦宁香和广大广西养蛇户,又可以继续从事养蛇行业了。

现在,广西充分利用当地壮族、瑶族传统医药需要利用蛇类,以及能够制定相关蛇类药用标准的的优势,挖掘了蛇类的诸多药用价值,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推动蛇类向药用转型的省区,截止今年5月,广西已有近600万条蛇类“成功转型”。

还有一部分蛇类在经过综合评判之后,被放归自然,用于维持当地野生蛇类的数量、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相关规定,广西的蛇类养殖户只需要签订全新的合约,将眼镜蛇、滑鼠蛇等养殖蛇类从食用向药用转型,即可继续从事蛇类养殖,还可按照相关规定获得补贴。

这既可以明确人工养殖和野生的界限、彻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恶习,又可以避免蛇类养殖户失去生计、重返贫困,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且,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相关部门预计将来广西的蛇产业将会发展成以壮瑶民族医药为核心的健康产业,预计总产值可以达到500亿元,这将带动更多广西人民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s://nilaka.com/post/474.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