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讨论 » 赵振宇系列回忆录⑩:回忆在新闻期刊上发表的文字岁月(上)浙江37岁富豪卷走53亿跑路,与贾跃亭交往甚密,非法集资335亿

赵振宇系列回忆录⑩:回忆在新闻期刊上发表的文字岁月(上)浙江37岁富豪卷走53亿跑路,与贾跃亭交往甚密,非法集资335亿

afeng135 2024-07-07 技术讨论 3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编者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赵振宇,自1982年进入长江日报评论部,后调入华中科技大学,40余年一直从事新闻评论实践、教学、研究。其间,在高校率先开办新闻评论方向班、成立评论研究中心,先后荣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华中学者、“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等。撰写《新闻报道策划》和《现代新闻评论》两书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

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参与实践,与时俱进是一切研究者的历史职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则最终评判认知与实践的是非功过、真伪优劣。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人,应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审慎的态度,关注社会进程中发生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成就、新发展,将批判和建设意识统一在自己理论研究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说一点自己能够说,说得好的话;做一点自己能够做,做得好的事。一个新闻人(包括学界的教育者和业界的媒体人),加强多学科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自己的理性判断和研究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从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长江日报》工作19年后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至今,40多年过去了。在这些日子里,我先后就新闻传播中的教学、研究和实践问题进行了一些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有的杂志虽然不属纯学术刊物,但上面也经常发表一些理论研究文章,留下了至今不忘的文字岁月。

报社是我大学毕业后工作的第一站,除了从事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为报纸撰写各类稿件外,还对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撰写了相关的学术论文。

我最早发表新闻论文的刊物是由中国新闻学联合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双月刊《新闻学刊》(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在该刊1987年5、6合刊中,我撰写了《关于报纸理论宣传的现状和意见》。

1987年5、6合刊《新闻学刊》。

我在论文中写道——

理论宣传是整个报纸宣传的一个有机部分。研究、分析我国报纸理论宣传的现状,除弊存利,扬长避短,使其能入眼人脑,引人入胜,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通过对国内43家报纸1至3月的理论专版调查,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言论栏目的设置;二是注重系列文章栏目的设置;三是注重新学科、新知识、新方法的介绍;四是注重结合本地情况,刊发调查研究的文章;五是注重探讨研究,发扬学术民主;六是注重联系群众,为广大读者服务。

论文的后一部分是对改进报纸理论宣传的几点意见:第一,领导重视,加强理论宣传;第二,了解读者,认识读者,变“编方市场”为“读方市场”;第三,组织庞大的、不同类型的、不同层次的理论作者队伍;第四,加强横向联系,促进理论宣传的繁荣;第五,正确评价理论宣传在报纸中的作用;第六,加强对报纸理论宣传的研究和教学。

文章发表至今30多年过去了,我国党报理论宣传有了许多的新的变化和发展。但是,加强党报和其他媒体的理论宣传,仍是当下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改进。

我在1993年6期《新闻战线》发表《近些,实些,再活些!——增强报纸理论宣传效果三题》一文中写道——

报纸理论宣传是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理论宣传战线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报的理论宣传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确立我们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在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完成我们觉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方面,在批判“左”和右特别是“左”的错误倾向、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方面,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方面,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人方面,以及在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成绩是不可磨灭的。文章提出,要从近些、实些、再活些三个方面增强理论宣传效果:

一、理论的屁股该坐在哪里?社会学强调一种角色意识,即在一定的时空里,每个行为主体都要按照社会期望作出一定的符合该角色要求的行为表现,只有角色意识强,角色行为规范,才有利于发挥一己之长,才有利于整个社会机体的正常运转。据此,理论应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生之中离社会实践再近一些,唯此,才能永葆其朝气蓬勃催人奋进的生命活力。

二、把理论等同于政治、政策、工作任务,那是历史的悲剧和理论的不幸,说到理论宣传就以为是论点、论据、论证,是概念、判断、推理,是一群枯燥无味的逻辑演绎,这是对理论宣传的片面和狭隘的理解,也可能是以往的理论宣传给人们留下的印记;理论必须以理论的方式为现实服务,报纸上的理论宣传必须“虚实相融,落脚于实”,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大政方针。

三、随着信息传播的多元化,随着现代人时间观念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带来的利益调整、观念撞击,人们越来越需要理论的充实,对理论的宣传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选择性。因此,把报纸办得“活”一些,满足更多人的不同要求,应是提高理论宣传效果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辑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过我撰写的两篇论文。在2003年3期杂志上我撰写了《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一文——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程序化的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一项新任务。

论文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一、程序化在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加强对程序设置和运作的监督;三、完善监督程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文章在论述时强调:要注意监督程序设置的科学性、公开性和合法性。与此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自身的程序,即法律程序、道德程序、时间程序、空间程序、角色程序和审批程序。遵循这些程序对于我们搞好舆论监督,提高监督效果是大有好处的。

2009年第2期《新闻与传播研究》

我在该期杂志上写的《新闻及其时空观辨析》,对以下概念进行了梳理——

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有价值事实及意义的信息传播。现代新闻的基点是“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第一时间”是个包含新闻竞争的一种概念,它不仅强调新闻的“不为人知”,而且强调其“不为人识”的成份。“第一现场”是对新闻报道层次性的概述,它包含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独家新闻”则是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发掘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精确把握,它更需要记者的思想和策划。

《中国记者》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主办的新闻刊物。该刊除了刊发大量中央及地方媒体的工作经验和记者体会外,还经常主办新闻论文大赛,以期开展对某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探讨。从1985年第7期开始刊登该刊与南方日报社合办的“中国记者”第四届新闻论文(南方杯)有奖征文。我在第8期上写了一篇《换一种角度谈敬业》——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性质要求记者恪守职责,敬业为上,这是完全必须和正确的。以往谈敬业,多从思想觉悟、道德意识出发,显然是必须的和有作用的,但总觉得不够,似乎应该换个角度或多一种思维方式谈敬业,即从新闻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来谈敬业,从维系和促进编辑记者生存和发展的组织机构来谈敬业,或许更实在,更有效。

当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上来以后,当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之时,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以敬业为本。以报社的财政经费为例,原来作为党和政府的一个部门,由国家财政拨款。而今,报社不仅不要国家拨款,而且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还要创收,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上缴国家利税,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这一切都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法令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条例。在全民商品意识都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要把报道、经营、发行三位一体抓上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比别人略胜一筹,谁就必须狠抓本单位的设备更新和改造、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关键还是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强调敬业精神,弘扬敬业精神。

当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后,对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流。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又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要改变我国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要改变我国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要适应我国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就新闻工作者而言,至少要面对两大难题:其一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其二是如何利用手中的工具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宣传,用科学战胜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

敬业作为一种职业要求,少不了对人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训练,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环境。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经济利益也不一定使所有的人在长时间内都具备高要求的敬业品格,与之配套还需要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了促使编辑记者敬业习惯化、高标准,新闻单位的管理制度必须具有科学、进步、改革的特征。

该文针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大势,采用《中国记者》的编辑们对上海、广州、武汉新闻界的调查资料,结合新闻媒体的现实,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从新的角度谈敬业,发表后受到好评,获大赛一等奖。

我还在《中国记者》1997年3期上发表《关于中国新闻奖评选的几个问题》;2000年5期上发表《探索党报理论宣传的新形式》;2001年7期发表《关于先进典型宣传的思考》;2010年9期发表《关于“第一时间”的再思考》;2012年7期发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的思考》等文章。

《新闻大学》是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术刊物,我在进入高校后在上面发表多篇论文,有的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的。

《新闻大学》2006年春季号

我在该期杂志上发表了《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一文——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正在、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出这样的定义基于如下考虑:

第一、如今的新闻评论大都是借助于大众传媒来实现的,这里的作者不仅仅是写家,他更是一位传播者。本定义中特别提到“借用大众传播工具”,这是因为,只有那些在大众传媒上公开发表的意见(通过一定的文字、声音、音像等信息符号表现)才算得上是我们所研究的新闻评论。这是当今传媒时代的新要求。

第二、新闻评论是一种传者意愿的直接表达,它是主观反映于客观的一种直接的真实的思想表白。它比消息报道更深刻,更理性,因而也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属性,从而更能打动人说服人和给人以启迪。这是新闻评论的本质属性使然。

第三、新闻评论必须依赖于正在、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问题或现象,它有别于小说家的创作和理论家的演绎。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问题和现象是第一性的,新闻评论是第二性的,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思想反映。

第四、新闻评论是一种说理的传播知识的表现形式,在现代传媒发展的形势下,它的表现形式也日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了。

《新闻大学》(复旦大学)(2007年冬季号)

人们积极有效地发表意见,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体现。同时它也是新闻评论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在媒体的多年实践到大学后的课堂教学,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新闻评论是什么,它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什么作用。我在该期杂志撰写了《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关于新闻评论的三点理性思考》——

我在文中提出:一、从新闻学视野解读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传播的是一种观点信息;二、从社会发展视野研究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在民主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三、从认识论视野阐释新闻评论——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提升理性认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然也得到媒体的重视;新闻评论作为舆论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积极作用;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人们的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世界。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从2001年我调入大学开始,我们先后组建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开办新闻评论班和建立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举办了七次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和多届新闻评论教育东湖开放论坛,均为全国首创。我撰写的《现代新闻评论》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中2024年出版了第四版。我领衔申报的《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于200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2期《现代传播》

《现代传播》是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我在该刊2004年2期发表了《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方文化传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促使文化产业和中西方文化传播交流迅速发展;网络媒体的兴起,促使全球信息化的步伐加快。在中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由于各国各民族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历史积淀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产生文化的差异和矛盾,由此形成隔阂和冲突。中国在与世界特别是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中,弘扬和保持中国的特色文化,学习和吸收世界的优秀文化,摒弃和反对西方的腐朽、霸权文化,以“和而不同”的理念为准则,为实现“一个世界,多种文化”的互通互利、相得益彰的文化交往,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积极贡献。论文的关键词是文化传播;冲突;融合;和而不同。

在2005年6期上发表《论当代新闻人的特质培养与教育》——

面对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新闻媒体和新闻学院需要培养记者或学生具有其他领域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新闻人特质”。根据这一要求,当代新闻人需要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国际化视野、学者型品格、实践者本领的新闻传播工作者。他们应以社会的视角和需要研究并发展新闻理论,以新闻的理论和实践说明并服务于社会。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特质的新闻人——

一是以新闻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故事。新时代的记者应该以深厚扎实的新闻素养,以最快的速度去甄别新闻源的真假和轻重,去发现和发掘那些不为常人甚至包括其他媒体很难发现的新闻线索及其背景材料。

二是以新闻的视角和手段描述和评论故事。新闻人不是一般地反映世界,他们需要报道给大众的是有新闻价值的,能给大众一定的震撼、一定的回味、一定的启迪和一定的兴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凭借新闻人特有的视角和手段,即用消息、通讯、特写、摄影、播音、图像、画面等形式来传播的。除了描述故事,如何评论故事,在当前形势下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了。一家有战略眼光的媒体,一个有思想的新闻记者,都会重视新闻评论和新闻评论的写作与制作。

三是以新闻的威力和魅力促使故事在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由于职业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还是社会工作者。他们参与事件之中,关注公众利益,体现人文关怀;保护国家利益,强化舆论监督;完善事件过程,促生特色报道。为完成好这一重任必须加强对参与者的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和训练,如认识客观规律,把握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恪守职业道德;精心选择,参与有度,等等,这同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据此,需要不断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

《新闻战线》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国际新闻界》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我在2006年11期《新闻战线》和2007年7期《国际新闻界》先后发表论文,提出或再论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2007年3月5日,《嘉兴日报》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参与组织策划,组建新闻评论部,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和评论专版,并启动“评论记者”工作机制。该机制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为工作方针,以“让评论走出书斋”“先采访后评论”“调查的深度成就评论的高度”为核心理念,打破新闻实地采访和新闻评论写作互相隔离的传统弊端,强调评论记者紧扣嘉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采访调研,并以第一手采访到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和基础,使新闻评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具有较强的本地性、时效性和可读性,增强党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力。

我在论文中提出——

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基于以下的几点考虑:

第一,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要求媒体不仅在第一时间发布事实,同时也要求在第一时间发表对这个事实的判断和评价。评论记者可同时承担这一重任,加快评论的传播时效。在普利策新闻奖中,每年都有将揭露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融为一体的作品获奖。自然,这种作品称为消息还是评论,可能会给组织中国新闻奖的同行提出一个难题。但我以为,在各种学科信息相互融合的今天,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文体分类。

第二,评论必须依赖于事实,评论记者到事实的源头采访调查,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把握事实,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和揭示事实的本质,写出好评论。这种优势是其他非新闻从业人员无法比拟的,同时也提高了评论作品生产和发表的难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有利于扼制目前评论界“靠百度和键盘写稿”的状况。

第三,将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记者深入实践、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提高他们的理论和思辨素质,这对于提高整个记者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2007年1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招聘广告, 6月18日刊发评论。

2008年5月24日,“嘉兴日报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与党报新闻评论工作创新研讨会”上,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近20家媒体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高校新闻专业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对《嘉兴日报》创新评论工作机制,推动党报新闻评论改革,提高党报舆论引导力的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晋雅芬:《〈嘉兴日报〉打传统模式先采访后评论》,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5月27日)

“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嘉兴日报和其他媒体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卓有成效。2012年6月16日,“新闻评论改革暨嘉兴时评五年研讨会”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与会者来自中国记协、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报刊的媒体朋友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老师们。大家对嘉兴日报实施党报新闻评论改革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嘉兴日报是“走转改”活动的践行者,是评论改革的开拓者。(晋雅芬、赵新乐:《新闻时评人的创新、困惑与坚守》,载《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6月19日)

嘉兴日报虽然是一家地方报纸,但是他们识时务,把大局,敢于跨出创新这一步。他们“将秉持负责、理性、建设的评论原则,不刻意标新立异,不追求哗众取宠,不满足空泛之论,而是坚持新闻性与思辨性的结合,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结合,激情与理性的结合,给新闻注入思想的生命和活力,在新闻评论中体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体现嘉兴日报的办报理念和办报特色”我以为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新闻评论部的建立,评论记者的挂牌,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第一,如何处理评论记者和战线记者的关系?如何提高评论记者的新闻敏感,多发现新闻,多发现可以写评论的新闻,是成立新闻评论部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如何处理新闻评论部和其他采编辑部门的关系?评论部在年终考核时要高出其他部门的20%。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会影响该部门与他部门的关系,嘉兴日报的做法是,鼓励报社各部门记者都动脑筋,出好稿,有能力的也可以动手写评论。凡是被评论部采用的新闻报道均要给予奖励。既写报道,又写评论,对于提高整个报社采编人员的素质是有好处的。

第三,如何处理消息报道和评论文章的关系?要搞好新闻报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需要不断提高本报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业务素质。如何处理评论记者和一般记者在选择新闻事实上的区别,也是一项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嘉兴时评”栏目已获得浙江省新闻名专栏、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优秀理论评论栏目、嘉兴市十大精品栏目,嘉兴日报新闻评论部撰写的《别总把做好人难归咎于环境》《当增长的手心碰到民生的手背》《“作业问百度”带来的便利焦虑》等一批新闻评论作品获得浙江省新闻奖。(徐宁:《地方党报评论如何做出风采》,载2019年7月12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06年4期《国际新闻界》刊登《试论新闻学博士生的专业动手能力》

这篇论文源于2005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据此,我在撰写论文中写道——

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当前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的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三点:一是生源,非新闻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考入新闻学专业的人很多,这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对新闻实践基本不了解;二是考试,博士生入学资格考试中没有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提出要求,考试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书本到书本;三是教学考核指标,许多新闻学专业教师本身对新闻业务知之甚少,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如何叫学生能够动手?目前,整个新闻教育体制对老师、学生的考核都倾向于论文,而不是新闻实践,对博士生要获得学位也没有对动手能力的考核要求。

新闻学博士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

当代新闻学博士生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以社会的需要和视角来研究和发展新闻理论,用新闻理论知识说明并服务于社会。说博士生要会写消息,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它真正的含义是新闻理论必须联系新闻和社会的实际。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新闻史学研究的突破口时,强调了三条,其中一条就是史学会要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他说,以前学会将新闻史的研讨和新闻改革的研讨紧密联系在一起取得很大的成功,今后还将继续这样做。(刘书峰:《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教授》,2005年第10期《新闻与写作》)

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反思和改进

最大的反思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大学“生产”的“产品”应该是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水准的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的人才。新闻学科的博士培养计划应当改进。首先,在招收学生上要把好关口。对于那些没有新闻工作经历的学生,应该抓紧时间补上媒体实践这一课。其次,考核制度能够增加一些实践能力考核或奖励制度;再次,专业教师都应该对本专业的实践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只有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才可能对学生培养具有深刻的感召力和很强的说服力。据报载,上海市政府9部门已联合发文拟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目的就是要改变高校课题研究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王有佳:《上海:高校到企业选导师》, 2005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上海的大学所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我以为,在高等教育中,教师考核既要论文、著作、课题和教学,还应该要有实践环节和实际本领。否则整个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就很难实现有效衔接。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办。2008年4期发表我撰写的《加强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教育》。2009年10月27—29日,应科研局和杂志社邀请参加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论坛”,作大会交流。我在该文中写道——

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学术创新,学术创新中也离不开学术规范的约束。目前,国内高等学校大都有对各类学生学术研究和发表论文的要求,特别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存在不少问题。本人结合近几年为学生开设“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课的实践,谈一些对此的认识。

一、学术研究贵在创新

当前大学硕士和博士和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复性选题、重复性套路非常之多,这在传统的文史哲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二,在研究方法和思维方面更多地依傍于西方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流派,食洋不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要不就是陷入相沿成习的旧有模式。我们应该在前人和他人包括外国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分析、批判、借鉴,为我所用。第三,停留于个案的描述性的研究较多,而在资料基础上体悟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抽象出新的理论命题的能力较差,明显地显现出研究主体在思维的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第四,评价标准存在两个新的“凡是”。两个新的“凡是”说的是,其一,凡是提交有外国人参加的所谓“国际会议”和有外国人肯定、称赞的论文或著作,水平就一定高。其二,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和语录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

二、学术研究必须规范

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规范要求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研究机制。学术规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单纯形式上的学术规范”,即人们在审查学术成果时,不关心这些成果在内容上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否对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实质性的推进,而只关注其形式上是否具有合法性。另一种是“实质性的学术规范”,即人们在审查学术成果时,不但关心其是否遵守形式上的学术规范,而且更关心其内容是否具有学术上的原创性,是否对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实质性的推进意义。(俞吾金:《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学术创新》 ,《东方财经》周刊2005年第1期)

我国目前高校在学术规范方面做得还不够,这与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关联。

首先,是扭曲的赏罚机制致使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奖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或成果的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的效益。奖励和惩罚都是社会约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评价机制上不合理;扭曲的任用机制;扭曲的利益机制。那些提出理论和方案为领导者采纳的,可受到优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待遇,他们的劳动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同步增长;而未被采纳者,其投入研究中的劳动量和他们所得到的报酬却不成比例或成反比例。有的甚至是提的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越多,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越差。

其次,与成果评价中的非科学因素有关。在开展评选优秀社科成果中的指标分配中的论资排辈、压抑后生或轮流坐庄的状况也时有出现;将刊物发表的级别作为衡量稿件好坏的绝对、唯一标准,而不是取决于这篇文章的本身;出于某些政府、学校和部门的形象工程、申报学科、评职晋级的需要,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竿见影,在短期内完成,等等。(赵振宇著:《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第38页,第182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三、学术规范保障学术创新

强调学术规范,并非是因循守旧,更不是妨碍创新。强调学术规范,就是要求进行学术研究者都按照统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规范或有了规范不遵守,违反了不受到惩处,实际上就给人们造成了竞争的不公平,也是对人们创造性劳动的一种亵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仍然应强调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现在最紧迫的还是从学术规范的ABC做起,从在校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做起,从老师们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上做起。

2012年2期《现代传播》:《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实践与思考》。

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两个动轮,因此申报科研课题就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从2005年以来,先后成功申报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课题,一项新闻传播学重点课题,担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专项课题和中宣部、湖北省等课题。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有不少挫折。为此,我在2012年2期《现代传播》上发表《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写道——

一、 了解形势,把握趋势,是申报课题的基本前提。研究形势,就是要研究目前国家的宏观现状和本学科的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可能做的研究。笔者从1995年就开始关注程序理论,当时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也要重视程序科学化》文章,后来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法,并特别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及这一问题时的提法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程序化”的增加,说明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不仅注意结果,更关注运作的过程,而且,只有关注过程的科学性,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对国家形势的判断,2005年,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成果,跨学科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吸收了省社科院政治学科人员参与该项课题研究), 2008年,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一书。在多年关注研究突发事件和舆论引导的基础上,2011年我主持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闻传播学重点课题,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应对突发事件 舆论引导系统论》一书。

二、确立问题意识,打好研究基础。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是一切研究者的职责。我以为,在当下,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应该是知识和文凭、关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设三者的完整统一。首先,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相应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其次,知识分子应该对现实社会有所关注和投入;第三,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建设。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分子。

三,注重学科交叉,力求创新有独见。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会科学内的各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流”趋势。因此,我国“十二五”时期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强调要“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大力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融合,在推动各学科互为借鉴、共同发展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所以,我们可以多用一点交叉学科的知识,从另外一个学科的角度来解读一些传统的东西,很可能产生别开生面的研究成果。

四、结合教学,促进科研。众所周知,科研和教学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两个重头戏,但是,作为一个教师来说,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高校教师的宗旨,所以,科研首先应该为教学服务。近几年来,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术规范和道德的教育。而我在2006年开始至今给新闻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同学讲授新闻学前沿专题: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我在课堂上讲这门课,自己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做过一些调查,撰写过相关论文。2011年,刚好遇到教育部发布一个“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专项课题,我以“数字时代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调查”为题中标了一个课题。

除了上面说的问题外,有关成果评价和经费管理也需要研究改进。大凡主持过课题的人都有同感,经费的使用有时比做课题更困难更麻烦。现在国内已经有些省份采用了“以奖代补”的资助办法,解决了经费到帐后报销的后续琐事。国外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完善经费管理办法提供借鉴(姚亦佳、李小燕.国外科研项目管理的借鉴.政策与管理.2002.05。)希望国家有关方面集思广益,制定具有中国特色,方便研究者从事研究的经费管理办法,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 项目编号:11JDXF004的研究成果)。

我在2011年2期《编辑之友》刊发《实施编辑主导责任制,提高媒体竞争力》——

所谓编辑主导责任制,强调的是编辑在整个新闻生产中的主导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对“主导”的解释是“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2年增补本 第1641页)编辑主导责任制,正是强调编辑积极发挥“主要的”作用,主动“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从传统的“画版匠”,为记者“做嫁衣裳”的人,转变为有多重身份的人。其实, 编辑主导责任制并不是什么全新的东西,在西方的媒体中早就有过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编辑在编辑部处于指挥、决策的地位,通常不参与采访,而是坐镇编辑部,通过多渠道的信息,随时对外界发生的各种变动做出分析与判断,结合报纸的要求,向记者布置采写任务,并最后帮助记者完成稿件的写作和修改。”(赵鼎生:《西方报纸编辑学》序言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

编辑主导责任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前期准备,提供选题。第二环节提出选题,布置任务。第三环节后期制作、反馈报道。为了搞好深度报道,策划编辑需要约请相关的专家,对已经报道的新闻进行深入的、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都属于新闻的范畴,我们既要提倡在第一时间报道事实,同时,也需要在第一时间向受众发表评论,即对该事实作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性质和趋势判断,以利于人们能够更好更深切地把握该事实。这是当今渠道畅通、海量信息涌现形势下的新课题。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s://nilaka.com/post/2091.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