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子思桥村有个著名的养蛇大王杨洪昌,他凭一己之力将整个村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蛇村”,村民们纷纷跟着他一块养蛇,赚得盆满钵盈。
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养蛇
杨洪昌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他从小就吃苦耐劳,那时候整个村子的人都靠几亩薄田过活,尽管大家很勤奋,可日子依然过得苦哈哈。
杨洪昌不到30岁时就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让他痛苦不堪,最糟糕的是他再也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家里的生活主要是靠着妻子和年迈的父母维持。
每当看着妻子和父母出门干活,而自己却只能在家照料两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杨洪昌就特别失落。
后来他和村里一位老人闲聊,老人告诉他:“喝毒蛇泡的酒可以治病,咱们这后山上就有蛇,就看你敢不敢去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洪昌决定抓几条蛇来试一试,父母、妻子一听他要进山里抓蛇,都极力劝阻,他们怕他抓不到蛇,反倒把小命搭上。
面对家人的劝阻,杨洪昌并没有退缩,他执意上山。值得庆幸的是他运气不错,顺利抓到了几条蛇。
杨洪昌
他抓蛇时还碰到了一些常年进山抓蛇的人,他们说抓到的蛇可以作为药材出售,这让杨洪昌很高兴,从此后他便隔三差五上山抓蛇,运气好时一天可以抓十几条,卖上十几块钱,这在那个年代可算是一份不错的收入。
看到了利润,许多村民也纷纷效仿杨洪昌上山抓蛇,渐渐地山里的蛇越来越少。
抓不到蛇,财路就断了。这时候聪明的杨洪昌开始想起了新点子,他琢磨着能不能把山上的蛇拿到家里来孵化,也就是人工养殖蛇,如果能成功,就不用辛苦上山抓蛇了,而且可以长久发展下去。
说干就干,杨洪昌进山里找来不少蛇蛋,他在家里用砖块砌成一个个正方形的、大约半人高的旱池子,把蛇蛋放到池子里养起来。
子思桥村后山上的蛇有不少都是毒蛇,竹叶青、眼镜蛇都有,把这样的毒蛇养在家里,村民们都说杨洪昌这是疯了。
尽管大家风言风语说了不少,就连妻子、父母也不理解他,可是杨洪昌就像着了魔一样,想一条道走到黑。
坎坷的养蛇之路
因为没有经验,杨洪昌从山上带回来的蛇蛋并没有孵化成功。真的是自己异想天开吗?杨洪昌不服输,既然山上的蛋不行,那就去买一些人工养殖出的蛇蛋。
他拿出大部分积蓄,托人买来40000颗蛇蛋,尽管是下了血本,可是技术上还是没有提高,这些蛇蛋的孵化率只有25%,这一次杨洪昌损失惨重。
意识到自己技术上有问题,他开始四处拜访有经验的养殖者,并且把人家请到家里进行现场指导。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杨洪昌买来不少泡沫箱子,用来作为蛇蛋孵化的场所,他还按要求严格控制温度、湿度。那段时间杨洪昌几乎是与蛇同住同眠,他知道自己此时是孤注一掷了。
经过精心照料,新一批蛇蛋孵化得非常好,他把幼蛇出售,获得了十几万的收益,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极其可观的收入。
“杨洪昌养蛇发了财!”这个消息迅速在村里传开了,以往对他避之唯恐不及的村民纷纷乍着胆子来到他的蛇场参观,有些胆子大些的村民提出想和杨洪昌学习养蛇。
对于大家的请求,杨洪昌并没有拒绝,他把自己养蛇的技术倾囊相授。从此后子思桥村的村民纷纷开始养起了蛇,全村共一百七十户,其中一百五十户都在养蛇,最高峰时这个只有1平方公里的小村居然有300多万条蛇,其中包括十几万条蝮蛇、眼镜蛇等毒蛇,子思桥村成了“中国第一蛇村”,杨洪昌本人每年也有近千万的收入。
随着养蛇规模的扩大,杨洪昌又开始研究蛇类产品的深加工,比如开发与蛇相关的药品、研制蛇酒等,此外他还投资建起了蛇文化博物馆,每年都有十几万人来博物馆参观。
养蛇人不怕蛇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在子思桥村被蛇咬伤算是家常便饭,最初养蛇时甚至有村民因为未得到及时救治而丧命。
杨洪昌说刚开始养蛇时没有场地,蛇箱就放在院子里,农村的房屋封闭不严,蛇常常会跑到屋里,早上起来一睁眼可能发现枕头旁边盘着一条蛇,有时候蛇还会跑到鞋里。
起初看到这种现象他吓得头皮发麻,可是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慢慢就不那么害怕了。
杨洪昌曾经被蛇咬伤过多次,有一次一条眼镜蛇得了口腔炎,他去给蛇抹药水,为了方便操作,他没有戴手套,不知道是因为生病了心情不好,还是杨洪昌弄疼了它,那条蛇趁杨洪昌不注意狠狠咬住了他的虎口。那次要不是及时就医杨洪昌怕是凶多吉少,至今他的虎口处还留有被咬伤的痕迹。
虽然被咬伤多次,杨洪昌对蛇却并不畏惧,“想要吃这碗饭,就得胆子大!”子思桥村的村民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村子里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子都敢徒手抓蛇,有的孩子还会把蛇当玩具。
取毒师——敢在蛇口谋毒的人
在子思桥村村民看来养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是取蛇毒。
近年来,蛇毒的价格节节攀升,以银环蛇为例,每克蛇毒价格在3000-5000元,所以人们都称蛇毒是“软黄金”。
想要得到蛇毒就必须从蛇口取毒,这项工作必须由人工操作,危险系数极高。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总有些胆大之人敢于在虎口谋皮,准确地说他们是在“蛇口谋毒”,他们就是取毒师,钱武松就是其中一员。
谈起自己的工作,钱武松说:“做取毒师必须胆大心细,取毒时更是要万分小心,稍不不慎就可能命丧黄泉!”自从做了取毒师,钱武松就再也没有喝过酒,他说酒精会让人麻痹、迟钝,这是取毒师的大忌。
每次取毒都是在生死边缘徘徊,取毒时是一个池子一个池子的取,先穿上长靴进入蛇池,把蛇装入袋子后就可以取毒了。
取毒时必须手疾眼快,手用力抓住蛇头,将蛇的毒牙靠近量杯,轻轻挤压蛇头两侧的毒腺,然后等待蛇把毒液完全喷吐出来。
最忙的时候钱武松天不亮就要出门,直到下午4点半才结束工作,他一天可以完成500斤蛇的取毒工作,一天的收入差不多是1000多元。
蛇到底会不会报复人
有人说:“蛇是报复心理最强的动物,它会记住仇人的容貌,然后伺机报复”这个说法是否准确?
关于这个问题子思桥村的村民最有资格回答,他们都是养蛇高手,常年与蛇打交道,他们对蛇的习性最为了解。
“其实蛇并不能记住仇人的样貌,因为蛇的视力非常差。”这是杨洪昌给出的答案。
大多数蛇都属于近视眼,它们只能看清1米内的事物,蛇的眼球后面没有视凹,这是感知视觉最敏感的区域,所以它们的视觉灵敏度也极低,因而它们的眼睛对静止的物体捕捉能力极差。
虽然蛇的视力不佳,但它们的头部位于双眼与鼻孔之间却有一个呈凹型窝状的器官——颊窝,这个器官可以感知其他动物散发出来的热红外线波长,蛇通过这些波长在大脑中构建这个动物的“画像”,进而确定它的形态、位置、大小,所以蛇即便在漆黑的夜里也可以精准捕捉到猎物。
因为视力不佳,蛇是根本看不清“仇人”的容貌的,更不能进行所谓的报复。
蛇的身体断成两截,还能接上?
农村俗语说道:“见蛇不打三分罪,打蛇不死七分罪!”因为人们对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所以遇到蛇总想要将其打死。
还有些人害怕蛇死而复生会残忍地将蛇打成几截,不过即便如此蛇也能神奇地将身体再次连接起来,这是传言还是有科学道理?
蛇能将断体重新连接,这显然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子思桥村的村民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现象。
蛇是脊椎动物,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巴三部分,和大部分脊椎动物一样,蛇的身体一旦断开就没办法再连接起来。
之所以有这种传言,其实和玻璃蛇有莫大的关联。玻璃蛇虽然名为“蛇”,实则是一种蜥蜴,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栖身于树枝或石缝下,喜欢在晚上或雨后活动。
玻璃蛇像壁虎一样,具有断尾再生能力,当它受到袭击时身体可以断成几段,头部趁机逃走,这种独特的保命方式,让它为自己留下一线生机,它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脆蛇”“玻璃蛇”。逃脱后不久,它便会长出一个新的躯干。
玻璃蛇的断尾自生让有些人误以为蛇可以将断体重新连接,这其实是误传。
蛇不会主动攻击人
蛇这种动物,在地球上存在了约1.3亿年。看到蛇大多数人都会毛骨悚然,甚至有人想除之而后快,其实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它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所以看到蛇我们最好敬而远之,不要打它,以免给自己惹麻烦。
你怕蛇吗?你觉得蛇会报复人吗?蛇身体断了,还可以接起来吗?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讨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