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技术 » 新技术革命的内涵

新技术革命的内涵

afeng135 2024-07-02 IT技术 6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从普遍共识来看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18世纪后半叶英国纺织机械化出现的工厂为标志,也有人认为是以蒸汽机或煤炭利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大规模生产流水线诞生为标志,或者以电气化、石油、汽车为标志。前两次的工业革命都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新技术革命则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以数字化制造及新型材料应用为标志却并未能得到一致的最终确认。从20世纪70年代起,每一次重大技术创新或管理方式变革都被认为有可能引领新技术革命。最初,学界将20世纪50年代晚期美国公司向海外市场的拓展及其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认为是新技术革命的开端。随着电子产业发展,后来有学者将电子工业成本的下降,信息化、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发端信息技术在初期会降低生产率,提高收入差距,但在一段时期内,信息技术始负被认为是新技术革命发生的助推器。

2011年里夫金( Rifkin,2011)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版,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另外,他全面分析了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互联网、绿色能源、3D打印技术等将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门。也有人指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革命,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制造,其将带来制造业的巨大变革,终结规模的流水线制造业,取而代之的是分散、个性化的经营模式,并且有可能出现反城市化浪潮,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有可能成为主流生活方式。

国内对新技术革命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些许差异。芮明杰(2012)认为新技术革命实质是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将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以替代已有产业,还将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甚至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革,最终使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贾根良(2012)从经济史角度指出新技术是以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为主体,并融合信息技术革命(即第五次技术革命)重大成果的变革,其在新技术革命上不仅包括了里夫金的“新能源革命”和保罗.麦痒里(PauIMakllie )以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为核心的“制造业智能化革命”,而且也包括了新材料、纳米技术革命和生物电子等技术革命。黄群慧、贺俊(2013)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加深,工业和制造业将会被重新定义,用来描述价值链经济特征的“微笑曲线”有可能变成“沉默曲线”或“悲伤曲线”,制造业将再次向发达国家转移,这对依靠人口红利和廉价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后发国家非常不利,中国制造业要想在全球仍保持优势,必须调整发展策略,提升软实力。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地址:https://nilaka.com/post/173.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