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首次明确家畜家禽种类范围,33种畜禽被列入名单。
广西在养的竹鼠、蛇等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均不在名单上,这意味着,等待它们的将是被处置的命运。和这一政策息息相关的,还有特种动物的养殖户们,他们该何去何从?产业转型转产,需要做哪些准备?
今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决定,全面禁食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和饲养的品种。在当时疫情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这个决定赢得一片叫好声。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将给特种养殖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广西畜牧研究所高级畜牧师 刘克俊:为什么叫竹鼠,是因为它主要是以竹子为主食,也像熊猫一样,以竹子为主,大概每天只吃15公分左右竹子,不需要喝水,它吃甘蔗和竹子的水分就够了。
南方山区因为受山多平地少的地理环境限制,很难发展大规模的种植业和猪牛羊等大动物养殖业。而竹鼠以竹子、牧草等秸秆类植物为主食,饲养成本较低,这样一来,竹鼠就成为了南方贫困山区首选的脱贫产业之一。
广西畜牧研究所高级畜牧师 刘克俊:它两个腮边是红色的毛,主要生产在云南和缅甸,成年大概是7-8斤,最大的可以达到11-12斤。
2018年5月14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等9家厅级单位联合下发《通知》,明确把竹鼠列为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广西以食用为目的人工驯养繁殖竹鼠存栏量约3600万只,产值约28亿,从业人员达18.2万,其中贫困户占18.7%,约为3.4万人。
温金才是广东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2018年代表广东肇庆市鼎湖区和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结对帮扶。2019年4月,他投资的粤桂扶贫竹鼠养殖项目正式运行。
粤桂扶贫竹鼠养殖项目负责人 温金才:刚好是自繁自养的时候,想扩大规模来做的时候,就遇到这个疫情。因为我们要带着贫困户脱贫,我们担负的职责不一样,我们这些全部都是帮扶的产业。
温金才说,此次疫情对竹鼠养殖业的冲击非常大,今年2月接到“禁野令”后,他手里的竹鼠存栏量近2万只,总价值达五六百万元。疫情来了以后,不仅一只都不能卖,而且还得天天养着它们,目前初步统计,损失可能超2000万元,“我们的竹鼠厂,是专门为竹鼠设置的,现在不给养竹鼠,就意味着厂房全部没用了。”
今年2月,随着“禁野令”的出台,人工养殖的竹鼠、果子狸、蛇类均被判了“死缓”,整个特种养殖业迎来巨大转向。许多小养殖户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农业农村部正在起草的新的“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到了5月底,《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出炉后,特种养殖户们彻底死了心。
接下来,养殖户们要面临的就是处置以及产业转型的问题了。
卢必武是南宁市江南区金鸡村人,2019年7月,为照顾老人而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之后向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再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建了一个小型竹鼠厂,并购进100多对竹鼠种苗开展养殖。本想着今年年底能够回本,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南宁市竹鼠养殖户 卢必武:既然政府不给养了,我也没办法了,我们肯定要支持政府的。转型的话,就要看以后有什么还可以做的就做了。现在我还没想好,因为这个东西现在一下子搞得太什么了,我都还没打算好。
卢必武所在的金鸡村还有人养殖果子狸、蛇等特种动物。村民李富明养蛇已经有10年了,去年才办下来特种动物养殖的相关证照。
据了解,进行特种动物养殖必须办理三个证件:《营业执照》《广西(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广西陆生野生动物及产品经营利用许可证》。
卢必武说,尽管拿到了合法证件,但是中央出台新规后,当地林业部门上门告知他,不能再进行蛇类的运输和买卖。目前,卢必武存栏的有800多条眼镜蛇,800多条王锦蛇,还有1000多条滑鼠蛇,价值达二三十万元。
南宁市蛇类养殖户 李富明:我感受是,好像是已经跌到谷底,基本上我们的行业就断了,就感觉是这样的。
和李富明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进行果子狸养殖的符吉智。按照2019年的市场价,一只小狸1250元,一只大狸1500元,而种狸价值高达4000元。目前持证养殖的符吉智家,有1300多只果子狸存栏, 其中很多都还是待售的种狸。
南宁市果子狸养殖户 符吉智:这批(果子狸)不能出售也不能交易,现在每天还这样吃饲料。
果子狸养殖户黎彩兴的父母双亡,之后和两个弟弟相依为命,几年前向亲戚朋友借钱开始养殖,到现在已经繁殖到了100多只果子狸,可是目前全部处于停滞状态。
南宁市果子狸养殖户 黎彩兴:连借亲戚朋友的钱都还不起了。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广西林业局和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广西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指导意见》,从文件上可以看到,广西将严格落实中央《决定》要求,依法处置以食用为目的的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份文件确实存在,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正式公开。
那么,这个新规,能够解开特种养殖户目前的困境吗?
《广西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指导意见》指出,将对合法养殖场(户)投入的种苗、饲料、人工、管理等养殖成本及设施予以适当补偿,并公布了竹鼠、果子狸、王锦蛇、滑鼠蛇、眼镜蛇、豪猪、斑鸠等12种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补偿标准,其中王锦蛇、滑鼠蛇、眼镜蛇补偿标准是每公斤110元,果子狸每只补偿1000元,竹鼠每只补偿180元。
南宁市特种蛇养殖户 李富明:我看到补偿政策出来了,55块钱一斤,但还是有亏损,大概损失十几二十万那样。
南宁市果子狸养殖户 符吉智:如果按照这个补偿政策,1300头(果子狸)就是得130万元补偿,本钱都拿不回来。
记者了解到,6月初,湖南省也出台了陆生野生动物处置意见,其中蛇类补偿标准是每公斤120元,竹鼠每公斤补偿75元,果子狸只有600元,比广西的还低。
粤桂扶贫竹鼠养殖项目负责人 温金才:因为现在政府财政也吃力,说实在的空谈也没用,只有真真正正帮助贫困户和养殖户,顺利转型才最重要。
据了解,这份文件的补偿对象针对的是持证的养殖场(户),但是目前广西大部分零散养殖场(户)并没有办证。
南宁市竹鼠养殖户 卢必武:现在我没有办证,因为我去年年底才进了种苗,还没有来得及办证,本来打算今年开始办,但是计划被打乱了。
南宁市果子狸养殖户 黎彩兴:开始的时候是试养几十条这样子,所以也没有去办到证;如果是说拿不到补偿的话,像我们投资了几十万元,兄弟又是孤儿的话,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广西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指导意见》还指出,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方式主要包括综合利用、转产转型、科学放生、无害化处理等,其中滑鼠蛇和眼镜蛇的处置方式就是转型药用。但据介绍,在广西如此庞大的特种养殖户群体中,符合转型条件的并不多。
广西畜牧研究所高级畜牧师 刘克俊:叫他们转型再从事这个,他们也会考虑今后的市场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因为这部分钱一转进去又将形成一个新的资金和产业链,他们心里面也都没底。
钦州市民李子红是广西养蛇大户,她家目前存栏的蛇类有4万多条,按照新的补偿标准,她能拿到两三百万元补偿款,但此次疫情对她的打击很大,她决定放弃养蛇,直接转行种上了大米。
钦州市远鸿特种蛇养殖厂负责人 李子红:虽然补了一部分钱给我,但我真的不想做了。因为我是自治区龙头企业,我必须要带好这个头,所以在疫情期间,我虽然也操劳了这个蛇的问题,可是我也努力地在转型。我转型做粮食,种大米,我已经种了几百亩的大米。我想通过转型带动更多的养殖户,教育他们要有一个崇高的思想,我们必须要跟着党走跟着政策走。
不难发现,在这场困境当中,不管是零散养殖户还是龙头养殖企业,要想突围,都不容易。
广西畜牧研究所高级畜牧师 刘克俊:建议政府将取缔的动物补偿资金尽快地落实到位,而且限定时间去执行处理这些动物,合理化处理这些动物,让养殖户能够减少损失。
竹鼠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姚华:对于广大的养殖户来说,还是要坚决地执行国家的政策,把一些风险降到最低。对于那些没在目录之列,同时还在转型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的养殖户,相关部门要加紧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把更多的政策面覆盖到这一部分的养殖户。同时要加强指导和扶持,对于主动进行转型升级的这部分养殖户来说的话,除了给他们一定的补偿以外,在其他的政策扶持方面,比如说像场地、种苗、技术指导等方面,更多地给予这些养殖户一些扶持,因为毕竟他们也是为了执行国家政策而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对于养殖户来说,仅仅补偿还是不够的,有关部门还是要做好各方面的服务让养殖户的转型之路走得更加顺畅。至于零散养殖户们关心的能否拿到补偿的问题,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一时之痛,
换来的是长久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政府主导下,
每一位公民都能从我做起,
保护野生动物,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记者/胡远洪 杨作东
编辑/法治君 责编/波仔 爱云 审阅/晨风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