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发布视频合集 助力投资者掌握市场动态乾隆微服私访吃西瓜,与瓜农相谈甚欢,临走时突然下令:处死瓜农
光大期货发布热点追踪视频合集,聚焦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焦点。...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去年11月16日比亚迪实现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不到一年时间,最近的8月9日比亚迪宣布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对于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而言,不到一年之内狂销200万辆汽车,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此次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是由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亲自向“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交付,车型是腾势N7,而众所周知的是,这款车型应用了比亚迪多项创新研发技术的成果,是众多比亚迪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比亚迪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整车销量并不出众,新能源汽车又一直处于孕育期,整个公司的汽车年销量也就在50万辆上下,但是从2021年开始迅速异军突起,如今正式成为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
也难怪在发布会的过程中,王传福一度哽咽,他表示,为了筑起技术护城河,2012年—2022年10年以来,比亚迪在核心技术上持续投入。
也正是10多年的投入,使得颠覆性技术引爆了新能源市场的需求,从一个后来者一跃成为市场领先者。
千亿投资厚积薄发,技术终转变为销量
比亚迪成立之初的立身之本是电池,而在电池这个领域,比亚迪的积累超过了30年,尤其是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比亚迪是全球最先实现磷酸铁锂电池产业化的车企之一,行业内最先将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早在10多年前就通过E6出租车和K9客车向国内外市场推广电动化了。
遥想2003年,比亚迪的研发人员只有200人,而当时就围绕着电池技术开展研发工作,并将电池出口到了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来比亚迪保持“小富即安”,但是这一年王传福却选择收购西安秦川汽车,一个造电池的企业,跨界收购车企要造车,这在当地很难被外界认同,甚至比亚迪部分高层都不看好王传福的决定,比亚迪的港股价格也应声跌去了一半,各种对王传福的质疑和嘲笑扑面而来。
顶住压力,收购秦川汽车后,王传福毅然决然砸下重金搞汽车研发,大幅扩招汽车研发人才,到2007年,比亚迪的研发人员达到了3000人,并且60%的生产设备也实现了技术研发。
2016年研发人员达到2.4万元。2017年比亚迪汽车销量近40万辆,相比上一年大幅回落,2020年比亚迪的整车销量再次回落到40万辆。但是这依然没有改变比亚迪大幅拓展研发团队的脚步,2017年底研发人员为2.75万人,2020年扩展到3.6万人,为此比亚迪支付的研发费用就达到了74.65亿元。2020年这研发人员3.6万人之中硕士和博士占6.8%,到了2022年研发人员接近7万人,硕士和博士占到了12%。
到2023年,比亚迪研发人员进一步扩张到了9万人,研究院拥有11家,这让比亚迪不仅成为了研发人员数量第一的中国车企,也成为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员工最多的企业。
研发费用也是逐年水涨船高。比亚迪曾公开对外表示,从上市至今,比亚迪投入的研发资金合计就超过了1000亿,光是2022年比亚迪在研发投入就达到了202亿元。
功不唐捐,这些研发人员的努力,以及高额研发资金的投入之下,比亚迪平均每日递交的专利申请就达到19项,平均每日获得15项专利授权,专利的申请量和获得量逐年倍增。
如今申请的专利已经超过了4.3万项,获得的专利授权也超过了2.9万项,放在中国汽车企业当中也算是首屈一指。
但是时机未到之前,即便唱衰的声音不断,王传福依然选择加大。尤其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到2020年底,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月同比下滑,王传福曾表示感到痛苦和欢乐的交替,搞研发的同时、不断和股东解释、和资本市场解释。
厚积薄发,专利最终转化成的是比亚迪的销售业绩。2022年比亚迪汽车的销量高达186.85万辆,同比增长152.5%,一跃成为中国汽车销量第一的车企,而今年1~7月比亚迪的销量更是冲击到了151.7万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了33.5%的份额,稳坐市场第一。
此外相对于过去赢弱的乘用车出口市场,比亚迪也迅速奋起,1~7月份出口新能源汽车高达10万辆,同比增长了7.9倍,在新西兰、以色列、泰国、瑞典、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创下了销量第一的纪录。
比亚迪之所以能做到这样的业绩,归根结底在于数万研发人员、数百亿元的电池技术创新。
电池是比亚迪的立身之本,也是如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畅销全球的法宝。
因为比亚迪深知,如若不能打消消费市场对电池安全的疑虑,新能源汽车就很难被大众欣然接受,于是比亚迪首次向全球市场推出了刀片电池概念,并且将产品实际应用于汽车,经过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证明,刀片电池可通过针刺测试不起火不冒烟。也正是因为刀片电池技术创新,全球消费者开始逐渐相信新能源汽车,也刺激了比亚迪在全球热销的狂潮。
颠覆性技术接连不断,斩获海外市场多个第一
很多外国比亚迪车主很难想象到,三年之前比亚迪只是一个汽车年销量近40万辆的车企,2020年比亚迪累计销量426972辆,同比下滑7.46%,在国内汽车品牌销量还在前10名之外。
所谓”十年磨一剑,一剑必封喉“,就不得不提比亚迪的翻身之作——DM技术,2021年比亚迪依靠DM-I车型异军突起,并非偶然的技术路线正确,也非运气使然,而是由于超过了15年的技术积累。因为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发布了第1代DM技术,并且在2015年还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
在2020年之前, 由于产业链相关的成熟度不高,技术方案一直处于优化当中, DM技术始终叫好不叫座,但这并不影响比亚迪执着于技术研发演进,最终厚积薄发在发布DM-I技术后,终于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反响,并且一举扭转了比亚迪汽车的销量势头。
DM-i车型的经济、高效和低油耗的特点,征服了国内很多家庭的认可,并且在比亚迪的带动下,中国的混动汽车逐渐产业链成熟,并且呈现出较高的性价比,对传统燃油汽车形成了挤出效应。尤其是2023年比亚迪推出的冠军版车型,更是对传统燃油车形成了降维打击,可以预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将逐渐转向混动和纯电。
真正让比亚迪名震中外的,则是e3.0平台,这一平台所打造的智能电动汽车,是比亚迪技术的集大成者,由此也成为比亚迪进军欧洲澳洲等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资本。
e3.0平台集成了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车主对安全问题无虞,采用八合一电动力总成,全球首创的电驱升压快充技术,充电5分钟,最大行驶里程可达150km,全球首创动力电池直冷直热技术,可将热效率最大提升20%,并降低能量损耗,采用智能域控制器架构和自主研发的车用操作系统BYD OS。
e3.0所开发的元Plus、海豚、海豹等车型已逐渐投入海外市场,这三个车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引起了购买狂潮,在同类车型中接连创出销量第一的纪录,给很多车评人和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车型具有安全性高、性价比高、美观实用等特点。
此后比亚迪又再接再厉,推出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将刀片电池与车身刚性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体,而且经过多个测试也表明,这项技术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尤其是双面侧柱碰撞试验,成绩尤为突出。
而不久之前,比亚迪再次推出易四方技术平台,基于这一平台打造的首款量产车——仰望 U8,这一平台和相关车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因为易四方技术平台是对汽车感知控制和执行三个环节的重构,电驱总成系统最大马力可超1100匹,最高转速可达20500rpm。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还切入到了智能车身控制系统领域,并且成为了国内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生产商,对外品牌名为云辇,要知道车身控制系统关系着汽车乘坐的舒适度、安全性,比亚迪的云辇产品从舒适、操控、安全、越野等维度大幅提升消费者的驾乘体验,也打破了中国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被垄断的局面。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